如何看待重庆白领辞职月薪过万背着...
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一点。他们不是做好白领工作,而是背着麻袋收废...
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贵族教育,其实就是家风的传承。
作者 | 葡萄妈
去年的“拼夕夕名媛”让人印象深刻。
可没想到,名媛这股风,还吹到了稚气未脱的小女孩身上。
前段时间,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。
视频里的女孩,看起来8、9岁的年纪,在一个装修奢靡、富丽堂皇的房间里,穿着蓬蓬的公主裙,头顶小皇冠,学习怎么成为“名媛”。
她们端坐在餐桌前,双手拿着餐巾轻轻擦嘴。
或矫揉造作地拿着高脚杯,浅笑着互相碰杯。
或小心翼翼地用刀叉切着盘子里的小牛排,不敢发出半点声响。
明明只是八、九岁的孩子,浑身却散发出一种成熟的气息。
复制粘贴般的动作和笑容,如同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假人一样。
这几年,小孩的礼仪课很受家长青睐。
课程简单,费用高——4小时就要2688元。
即使如此,还是有不少家长愿意让孩子去学。
早在2016年的时候,就曾经有一则新闻刷屏:上海现“英式贵族礼仪”培训班。
这个英式贵族培训班,光是一天定制课程就要3800元。
上这个培训班,男孩需要穿着西装礼服,女孩需要穿着华美的礼裙。
课程一开始,就有化妆师给这些孩子们化妆,并且让摄影师拍下定妆照。
老师还会给各位小朋友设置出场的场景:
比如你被英国一位英俊的王子或者美丽的公主邀请,去皇家宫殿共进午餐。
于是,孩子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习如何优雅地进餐。
并学习如何像王子、公主那样优雅地待人接物。
在下午茶的学习环节,孩子们还要学习倒茶的正确顺序,比如先放牛奶还是先倒茶;还有怎样优雅地用小勺子在茶杯里搅拌;如何享用下午茶中的英式传统甜点;以及在下午茶时间应该如何与宾客聊天等等。
错把表面的“优雅”当成高贵,这种贵族教育,让我想起田朴珺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,名字叫《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》。
她在文章里说:
“我真的觉得,中国人没有素质,缺少礼仪,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,我们都是有知识,没文化。”
还鄙视:
“我们父母一代到我们这一代,没学过公共场合什么是得体、吃西餐如何用刀叉、如何握手,父母甚至没有正确地教过我们中餐的礼仪。”
而她所说的礼仪,就是吃饭的时候,管家用手托着一个小银盘,放上一张折得非常精巧的纸片,打开纸片,上面就有WiFi密码。
这种对贵族教育的理解,实在太肤浅。
学会了这些繁文缛节,就能让孩子变得贵气吗?
实际上,这些不过是让女孩披上“优雅”的外衣,是包装起来的表面高级而已。
正如网友@龙虾粉圆子所说:
“礼仪是优雅的、从内而外的,而不是矫揉造作,这样批量流水线一样地学是学不到真正的礼仪的。”
不论是名媛培训班还是贵族培训班,都只是一种拙劣的模仿。
记得陈丹青就曾说过:
“有教养的女子,有资历的名媛,没有一个毕业于培训班。”
人们总是误以为贵族就是用钱包装出来的。
实际上,真正的贵族,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,住着金碧辉煌的寝宫,穿着华丽的衣裳,也没有头戴皇冠和大家点头微笑致意。
他们的生活,远比我们想象中接地气。
记得前两年,很多媒体报道过英国4岁小公主夏洛特,要追随6岁的哥哥乔治小王子去上小学的事情。
当时,有媒体扒出来,夏洛特要上的是伦敦名校 Thomas’s Battersea School。
在学校里,夏洛特要学习的,并不是怎么吃饭才能优雅、怎么喝红酒、如何吃西餐,而是各种学科知识和艺术、素养课程。
根据英国《太阳报》曾经的报道,小王子乔治在这个学校的课程,除了有芭蕾、合唱这类的艺术类课程,还有很多的作业。
夏洛特小公主入学以后,也需要学习这些。
而夏洛特的学前班,也并不轻松。
在这里,她要学的大概有六门课程:
个人、社会与情绪的发展课程 :学习如何控制和管理情绪。
交流和语言:培养孩子和人沟通交流的能力,包括倾听。
听说读写课:培养读写能力。
数学、体育和了解世界。
同时还有通过艺术,音乐,舞蹈,肢体动作,角色扮演,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。
等上了小学,夏洛特也会跟着哥哥的脚步上课。
除了基本的英语、数学、科学外,还要学习以下课程——
文史哲课程。
外语(法语、汉语、西班牙语),古典学,历史,地理, 宗教与哲学。
体育、芭蕾等。
除了常规课程,还有兴趣爱好培养的科目。
比如合唱团、戏剧、体育户外教学等等。
除了英国,在美国,有钱人家的名媛画风,也平平无奇。
比如比尔盖茨的女儿。
虽然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,但是对女儿的教育,更多是放在她们的能力上的培养。
而且,比尔盖茨对女儿也很苛刻。
在女儿14岁之前,比尔·盖茨都没有给她配手机。连使用电脑也要掐准了分钟来算:
工作日每天可以用45分钟,周末每天可以使用1小时。
很难想象,世界首富的女儿,生活得非常简朴。
刚进学校的时候,同学完全没有想到这是盖茨家的千金。
她热衷于骑马,父亲就支持她,让她坚持深耕自己的爱好。
所以她的Ins介绍自己只有—个单词∶ athlete (运动员)。
她的生活,不是觥筹交错,而是学习、看书、去马场练骑马。
相册里,也几乎看不到豪华派对、舞会。
别人在晒奢侈品包包,晒豪车,詹妮弗晒的是和朋友的生活日常。
她们的生活和奢华都不沾边。
这才是真实的贵族和名媛的生活。
普通,却又充满魅力。
其实很多父母推崇的所谓的贵族教育,根本都是假的,是一场被设计出来的骗局。
真正的贵族教育,教的是品德、学识、修养等等。
而一个女孩的高级感,从来都不来自于昂贵的包装,而是源于内心,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。
曾经看到一个视频,一个姐姐坐在路边的花坛边上,情绪崩溃大哭。
一个小女孩看到了,跑了过去,给了姐姐一个温暖的拥抱,还把自己的棒棒糖送给姐姐,安慰姐姐不要不开心。
也看过一个女孩,不仅在商场主动抱小孩阿姨拉开大门,还会主动要求帮助艰难推车的陌生人。
小小的背影,却充满了正能量。
我还看过一个女孩,在河南汛情出现当晚,很多上了年纪的人,都不知道作为临时救济点的电影院在哪里。
她就不停往返于地铁站与电影院,为不知影院位置的老人指明方向,为大家提供及时的帮助。
她们都只是很普通的孩子。
衣着普通、长相普通,但是她们的言行之中透露着善良和教养。
有网友分享过一个故事。
她和朋友小艾是邻居,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。
从小艾很小的时候开始,父母对她的教育就特别用心。
父母会给她定下家规,小到吃饭不要吧唧嘴,递东西的时候不要把锋利的部分对着别人,大到做人言而有信,不娇气等等。
平日里,父母总是告诉她做人要善良,要有教养。
中学时,学校组织秋游。
放学后,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明天要带什么零食,准备什么蛋糕。
出发当天,大家都开心地交换着各种各样的零食。
唯独家境不太好的一个女孩,拒绝了大家传到面前的小零嘴。
到吃午饭的时候,大家拿出来的有精致的小曲奇,有香喷喷的盐焗鸡腿......
那个女孩局促地拿出她妈妈给她准备的包子,一口口啃着。
小艾看到了,就走过去,一脸看到美食的样子,说:
“你的包子好香啊,是你妈妈自己做的吗?你妈妈好厉害啊,能分我一个吗,我跟你换着吃吧。”
简单的几句话,就让女孩害羞地拿了一个包子给小艾。
既没有让女孩觉得心里不舒服,又没有人觉得小艾高高在上。
在网友看来,小艾虽然家境普通,却是一个处处都散发着光芒的人。
和她相处,很是舒服,所以大家都喜欢跟她玩。
就像知乎上有个问答:一看就很贵气的女孩子是什么样子的?
其中获赞最高的答案是这样的:
“贵气不难,难的是一眼看起来。
有修养,不轻佻不媚俗,不富气外露,温和却有力量,明亮而不刺眼。
一眼看起来的贵气,也是生活中日积月累的沉淀。
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举手投足间的家庭熏陶与个人素养。”
每一个美好的品质,都是女孩身上的闪光点。
而孩子的善良也好、品行也好、教养也好,关键都在于父母的教育。
教育家托马斯·阿诺德说:
“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,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,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”
在家庭教育中,孩子会直接从父母的思想行为上获得知识的启发。
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贵族教育,其实就是家风的传承。
父母要用自己的知识、格局、能力、修养、陪伴等等,给孩子一个好的家风。
与其花大价钱让女儿去学怎么优雅地吃饭,不如让女儿做一个高情商、有教养、心地善良的人。
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一点。他们不是做好白领工作,而是背着麻袋收废...
中国汽车职业模特大赛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(CADA)、中国国际...
【/h/】据联合新闻网报道,高雄市某小学一名胡姓女教师被投诉...
随便找个广告公司或者传媒公司。做一般活动的公司都可以。我们公...